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身边的事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30岁前别急着结婚

    信息发布者:坤亮光电
    2017-08-27 13:02:12    来源:日计   转载

    文 / 周冲  图 / ins

    来源:周冲的影像声色(ID:fuck_your_dick)



    忠于自己,最后的最后,你必将遇见那个人。




    我有一熟人,民政局的,常听他聊起婚姻怪现象。


    他说,有好些结婚登记的,年龄小得吓人,1997年出生,高中刚毕业,稚气未脱的样子,手挽着手过来结婚。


    问他们:“想好了吗?”


    笑嘻嘻地答:“想好了!他就是我一生中最爱的人……”


    但是,这些“想好了”的孩子,游戏似地领了证,一年、半年甚至两个月之后,又游戏似地来离婚,哭哭啼啼地说:“当初我年少无知,被他骗了,想不到他是一个渣男……”


    另一边则说:“天下的女人都是神经病,我已经看破红尘了……”


    幼稚到这种程度,都不知道怎么说了。


    婚姻不是游戏,没长大的人,还是别玩为好。你负担不起,也伤人伤己。


    何必呢?


    始于无知的婚姻,必终于万念俱灰。


    始于轻率的婚姻,必终于一地鸡毛。


    “这么小,脑袋都没发育完整,着急结什么婚啊?!”他说。

     

      01  


    美国国家精神健康研究院曾资助过一项研究,关于人类的大脑发育。


    这个研究找到了5000多名实验对象,从他们的儿童时,一直跟踪到成年,观察人在不同时期大脑的发育。


    结果发现:大脑在25-35岁才会发育完全。


    也就是说,25岁之前,大脑都是没有完全长成的。


    说得更形象些,25岁前,我们都是某种程度上的 “脑残”。


    残缺的,恰是大脑最重要的决定长效策略的部分。


    即,认知、判断、信息反馈、审慎思考、推理演变、情绪控制、问题解决、行为指导……等能力。


    这部分发育越完全,人就越趋近成人。


    这部分发育不全,你就是一孩子,或者一个病人。


      02  


    这也就是许多女生在20岁时,因为一个包包、几套时装就可以跟人上床,甚至“爱上他”。


    到了30岁时,却觉得当初的选择恶心无比的原因。


    这不是因为你找到了更好的人。


    而是因为,你长大了。


    当初你只看到包包的诱惑,如今,你能看到包包之外的东西。


    还有一些男孩,在年轻时有着不切实际的梦,以为“只要我们相爱,怕什么困苦”,于是,以爱作嫁妆,以情作嫁裳,与人兴冲冲地举行婚礼。


    结婚后,才发现问题一个个,麻烦一丛丛。


    房、车、钱、孩子、尿片、奶粉、丈母娘、婆媳矛盾、夫妻经年累月的吵架、晋升无望的工作、走投无路的人生、下落不明的未来……都让他无法面对。


    无法面对,也就不想负责。


    于是,渣男批量产生。


    早婚的正在离婚,或者正走在离婚的路上。


    有报道说,1980年至1989年出生的人,成为中国离婚人群的主力。


    最近一次人口普查显示,这个群体约为2.2亿。


    90后的离婚冲动更加显著。


    他们会因为一言不合而离婚,因为一个喜欢打麻将、一个喜欢打扑克而离婚,因为看不惯对方家人而离婚,也会因为双方对一部电影的评价不同而离婚……


    结婚有多轻率,离婚就有多草率。


    结婚有多随便,离婚就有多不负责。


      03  


    社会学家保罗·阿马托写过一部著作《一起孤独:美国婚姻的变化》,在这本书中,他通过大量调研,发现一个现象:结婚越晚,婚姻稳定性越高。


    因为,年龄越长,对婚姻的幻想成分越少。不高估,也不低评,只是一个成年人之间的合作。于是,越能以平常心面对。


    将婚姻童话化、罗曼蒂克化是没有必要的。甚至有毒。


    晚婚者多数懂得这一点。他们面对婚后的矛盾,生活的平庸,会少一点愤怒,多一些智慧。


    他们比小朋友更懂得磨合的重要,沟通的关键,和个人权利的让度。


    一个36岁结婚的女士接受采访,称:


    若是10年前,我与男朋友发生口角,反应只有两种:一是吵,二是逃。


    现在我不了,我以一个成年人的角度去看问题,然后制造机会,和他好好聊,让他听见我,我也看见他……


    有了沟通,就会有了亲密。有了亲密,就有了黏合。


    所以,这种婚姻会有更高的存活率。

     

    晚婚还有一大好处,即经济的改善。


    大多数30+的男女,物质都比20出头时充裕不少。


    不少单身精英还购了房,购了车,有了厉害的人际关系,以及相对充沛的资源。


    解决了金钱无处不在的控制和威胁,生活会自由很多,两个人的相处,也会轻松不少。


    不困于钱,不宥于硬性条件,选择异性时,还能更靠近理想标准。


    如此一来,你就可以更大概率地,规避掉不喜欢的人,选择一个相对理想的伴侣。

     

      04  


    社会学家安德鲁·彻尔林也认为:晚婚,更有利于婚姻。


    他写下《婚姻的现状》一书,告诉所有的小朋友,多经历,多读书,将时间与注意力用于自我提升,实现目标……别急着结婚!


    因为,80%的婚姻危机,都始于选择时的盲目。


    这些盲目,必使你对风险视而不见,一厢情愿地自我安慰:一定不会发生的,不会发生的……


    但墨菲定律告诉你:你担心的,都必将到来。


    结婚以后,你看见那些预兆,一个接一个成为现实,也一个接一个在你的生活里炸响。


    你陷入源源不断的困苦,比单身时更加折磨。


    而且,这种消耗毫无意义。


    所以说,在进入民政局之前,还是先让自己变得更好吧。


    这种变好,包括三方面:对自己事业的尊重;户头的增长;还有自我的独立自主。


    尊重自己的事业,丈夫才会跟着尊重。


    你放眼四周看一看,就会发现一个现象:婚前不工作或工作极少的女性,丈夫几乎都不参与家务。


    在家庭里,他几乎是一个隐形人。不做饭,不拖地,不带孩子,不管七七八八鸡毛蒜皮。


    而婚前工作越久、努力程度越大的女性,结婚生孩子后,丈夫帮忙干家务也越多,对家庭也越重视。


    这是为什么呢?


    很简单,你对工作的态度,也会影响他对你工作的态度。


    户头的增长,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

    人口统计学家查尔斯·韦斯托夫曾提过这样一个理论:女性在经济上越独立,婚姻对她的受困就越小。


    许多女性无法离婚,不是因为不想,而是不敢,或者不能。


    一离婚,自己养活不了自己和孩子,只有委曲求全,被人一直作践。


    怪谁呢?


    如不想被控,只有做自己人生的主。


    李开复曾说:


    千万不要让别人驾驶你的生命之车。


    你要稳稳地坐在司机的位置上,决定自己何时要停、要倒车、要转弯、要加速、要刹车,等等。


    你应该珍惜自己所拥有的选择和决策的权力,虽然可以参考别人的意见,但千万不要随波逐流。


    最后,你要明白,一个人的安全感,只能来自你自己。


    如果是为了逃避孤独、索取关怀、获得优越感等心理原因而去嫁人或娶人,一定会在婚后体验到更强烈的孤独感、匮乏感和卑微感。


    逃不过去的,都得自己去应对。

     

      05  


    我是不折不扣的晚婚支持者。


    支持晚婚,原因只有一个:晚婚意味着内外都更成熟。


    自我更完善,想法更清晰,选择更靠谱,决定更理性,婚姻关系更稳定。


    婚姻非儿戏。


    它是两个成年人的事情。


    还没长大的孩子,别急着领证,先好好谈恋爱、好好工作吧。


    最后,用特蕾西•麦克米伦在《30岁前结婚你就傻了》中说的一句话来收尾:


    忠于自己,最后的最后,你必将遇见那个人。


    - END -


    * 作者:周冲,2015年离开体制,放弃公职,从事自由写作。新书《我更喜欢努力的自己》正在热卖中。本文经授权转自微信公众号“周冲的影像声色”(fuck_your_dick),这是一个文艺而理性的公众号,以文艺的笔调,以理性的思维,剖析人间事与人间情。
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